光明网评论员:有新闻称,为加强学风建设,当前一些高校正在强化“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检查”很擅长提炼概念,比如,有的高校提炼出了不带教材、不做笔记、不提问题、不坐前排的“四不”现象;有的高校强调了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的“三率”检查,等等。
手段也有创新,比如要求班主任和辅导员随机听课检查,比如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坐在前排,比如“由学委将最后一排同学名单记录,汇报给任课老师和辅导员”,比如先“匿名通报”再“公开检讨”。如果常规检查不管用,还要请来家长“陪读”。中国家长曾带娃过关斩将,在小升初、初升高赛道上一路狂飙,早就练就一身本领,既能“鸡娃”也能自激。大学安排家长陪读,称得上是一项有良好社会基础的决策。
从中小学办法中可学习的还很多。既然目标是“填满前排”,不妨就实行位置固定和同桌制,一个人对应一个椅子。一个人不来,由同桌报告;一桌人不来,由邻桌报告。或者干脆拆除教室后排座椅,只留与学生数一对一的“前排”。或有人会质疑称,大学公共教室就是为了给自由听课留下空间弹性。没关系,一般需要把学生固定在前排的教学,完全没有谁来旁听的可能。
“填满前排”还要“抬头”,办法也是挺多的。过去对小学生的上课纪律要求是“手背后”,后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这个捆绑式的姿势式微了,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的要求是“双手放腿上”,此方法很值得借鉴。果如此,把双手固定住,既拿不了手机,也当不了上课低头族。教育者可以自己试试看,只要是这个姿势坐着,人的头部一定会强直性平视黑板。反正我们追求的是“抬头”本身,又没有什么标准来评估“抬头”到底是要得到啥。
另一个更为治本的方式,是借鉴中小学的“手机不进课堂”,或者索性物理断网。网络某种意义上破除了知识渠道的垄断,把大学课堂教育置于了竞争性地位,对上课“坐前排”是一个长久的威胁。有些学生大发宏论,认为很多老师讲的无趣,还不如某站视频讲解、某乎答主解答,不如看一些知识付费项目,长久以往,前排岂不无人?能一刀切解决就一刀切解决吧,以后人工智能普及了定制化教育,事情更不好办。
只要想清楚了一件事,我们是形式导向而不是效果导向的,所谓抬头率、到课率,不是要求课堂和教学增加吸引力的,而就是要求学生“抬头”和“到课”的,那就什么都容易。填满前排,还有很多思路,一定是个能达标的任务。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