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杂志社 > 要闻 > 发现 > 浏览文章

我学者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治疗策略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23/11/3 17:24: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该技术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情况下,可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潜在全新策略。

11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该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上的实验显示,该技术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情况下,可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潜在全新策略。相关研究于11月2日发表在《细胞》上。

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过600万,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00万人。此外,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已占帕金森病患病总人数的5%—10%。

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路中华介绍,“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是影响帕金森病的两条关键神经环路,在两条环路中,D1中棘神经元具有促进运动作用,D2中棘神经元有着抑制运动作用。

“D1神经元就像‘油门’,而D2神经元就像‘刹车’,当车子想要启动时,‘油门’踩不动,‘刹车’松不开,车身就会不停颤动,自然无法启动,帕金森病患者亦是如此。” 路中华说。

面对存在着近千亿个神经元的大脑神经网络,特异性调控D1神经元/直接通路,且不影响其他神经环路并非易事。

我学者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合影。林一程 摄

据悉,自2017年开始,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和多轮筛选,获得高效且特异性逆向标记D1神经元的AAV病毒衣壳、中棘神经元强效启动子,以及与系统给药匹配的化学遗传学元件。并据此组成新型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动物实验,我们发现该技术不仅在帕金森小鼠模型中验证有效,且在帕金森病猕猴模型中同样有效。”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戴辑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神经调控技术的成功,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病毒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对比现有左旋多巴药物治疗,新型神经调控疗法起效更快;单次给药后药效维持至少24小时(左旋多巴药效通常不超过6小时);在长期持续给药(超过8个月)后药效稳定,且不会引发异动症等副作用。”路中华说。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前所长、著名神经疾病学家史蒂芬·海曼教授评价称,“这项研究迈出了以精准靶向可控的化学遗传学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日股指

板块行情

个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