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杂志社 > 要闻 > 发现 > 浏览文章

深海中带壳和软体动物是分居的?海面下4000米有个生物天然过渡区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23/7/25 14:41:56
深海区生物的“居家模式”,可能超乎人类想象。

7.25发现20.jpg

玻璃海绵和海葵并排生长在由多金属结核提供的坚硬基质上。图片来源:SMARTEX科考项目/《自然·生态与演化》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深海区生物的“居家模式”,可能超乎人类想象。《自然·生态与演化》24日发表一项生态学研究,报道了海面下超过4000米存在的一个特殊过渡区,这个过渡区将深海生物体按照不同体型“天然隔开”——带壳动物大量生活在这个过渡区上方,而软体动物则主要占据了深渊深处。

深海的深渊区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栖息地,占到了地球表面积的60%以上,这里也是人类探索最少的区域。这个区域位于海面下3000米至6000米,阳光无法穿透,温度在0.5-3℃之间,生物体必须调整适应这里的极端压强。虽然之前认为深海的物种数量比浅层生态系统的少,但人们一直不清楚深渊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变化。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科学家们此次分析了生活在海底附近的逾5万种大型动物(大小超过10毫米的动物)的出现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的12次深海科考。团队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深海动物区:深度3800米至4300米的浅层深渊群落,这个群落主要被软体珊瑚、海蛇尾(海星的一种近亲)以及带壳软体动物占据;深度4800米至5300米的深层深渊群落,这个群落主要被海葵、玻璃海绵和海参占据。这两个区域的中间过渡区,由两个群落的混合生物组成。生物多样性在这些过渡地带保持不变,而不是一般认为的生物多样性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分析认为,深渊的这种明显“分隔”可能是由碳酸盐补偿深度引起的:海水中碳酸钙达到不饱和的临界点,以及动物外壳的形成开始变为不利的条件。

研究人员指出,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或改变这种分带,而这连同深海开采的影响会使其成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日股指

板块行情

个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