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产业绿了盆地、红了产业、富了百姓,走出了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夏末秋初,祖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丰”景独好,枸杞红满枝头,种植户忙采摘。
与此同时,青海省首届枸杞产业发展大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举行,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张银廷介绍,海西的枸杞产业已从面积不足万亩、产值不足百万元发展到面积44万余亩、产值超23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生产基地,累计认证绿色有机企业95家、绿色有机产品351个,认证规模居青海省第一。
柴达木盆地迎来枸杞采摘季。常秉玉摄
俯瞰青海全域,近年来,青海坚持以水定植和比较优势原则,稳定面积,巩固优势区,优化结构,降本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核两带两盆地”枸杞种植新格局。“一核”即诺木洪枸杞核心区;“两带”指沿祁连山国家公园枸杞带、沿昆仑山国家公园枸杞带;两盆地则为除“两带”外的柴达木盆地枸杞区和共和盆地枸杞区。
目前,青海枸杞种植面积近50万亩,其中有机枸杞基地面积10万亩,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10万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全国重要的枸杞种植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柴达木枸杞种植基地。马秀鹏摄
世界枸杞在中国,有机枸杞在青海。如何将小枸杞打造成生态、绿色、富民的大产业?
青海省首届枸杞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长刘东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常青、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锋、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杨志玲、青海大学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占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博士后姚入宇、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孝等人围绕青海枸杞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多角度、多维度建言献策。
青海省首届枸杞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与会嘉宾了解枸杞产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科技创新引领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刘东生表示,对于枸杞产业来说,系列产业开发、产品保鲜、装备研发、生产率提升、标准化建设等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短板。要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要建立健全科研教学与经营主体的紧密型合作,同时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力度;要在加强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研发基础上,努力增强我国作为全球枸杞最大生产国的国际话语权,逐步纳入相关国际标准体系。
“据统计,近年来青海省共取得枸杞相关科技成果110余项,主要通过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育种平台建设,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枸杞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系列产品开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了多项青海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核心技术难题。”王占林表示,纵观柴达木地区枸杞产业的发展,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研究对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
王占林提出,科技创新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从优良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枸杞绿色有机产业技术创新、机械化栽培技术创新、枸杞现代加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突破。
突破不止于科技创新。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落脚点在于输出。如何输出?输往何处?都是值得深究的大问题。
青海是全国枸杞出口最多的省份,枸杞还是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近1/5的龙头产品。刘东生表示,产业扩张首先需要市场扩张,要通过新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打响“柴达木”枸杞品牌上下更大功夫;要立足基地大、品种多、质量优的资源优势,讲好青海枸杞故事,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要克服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困难,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努力实现青海在国内和国际枸杞市场最大输出地的定位。
枸杞产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姚入宇指出,枸杞属植物广泛用作食品和药品,为枸杞子的跨文化接受提供了便利条件;枸杞进入日韩千余年,进入欧美近300年,近20年已成为流行全球的健康食品;枸杞已被多国多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药典收载,可以广泛地合法使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枸杞的国外市场潜力大。
“联结产业与科研力量,挖掘国外市场潜力;优化有机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安全品质;创新精深加工技术,适应高价值市场需求。”展望发展前景,姚入宇如是说。(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